沈白高铁通车背后的“生态守护者”
9月28日,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沈白高铁既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东北东部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畅通区域经济循环的“交通动脉”。然而,其建设过程面临着特殊的生态挑战——线路穿越长白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超90%路段地处东北黑土区,土石方挖填总量超8000万立方米,设置弃渣场59座。在此背景下,做好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对守护长白山生态安全、筑牢黑土地保护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在水利部指导下,松辽委秉持“守土有责、护绿尽责”使命担当,严格履行水利部批复水土保持方案跟踪监管职责,构建“立体式监管体系”,通过现场实地检查摸清实情,依托遥感技术实现动态监测,借助“互联网+”提升监管效率,结合书面反馈压实主体责任。针对表土保护、弃渣堆置等薄弱点及时提出完善意见,跟踪指导建设单位优化落实,将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传至“最后一公里”,为“生态沈白”筑牢监管防线。
在松辽委的监管与指导下,建设单位将水土保持理念融入工程建设全过程。一是建立水土保持工作领导机构及管理制度,组建专业团队同步开展监测与监理,保障水土保持方案顺利实施;二是组织实施边坡防护、弃渣拦挡、截排水等水土保持措施,开展表土集中存储回覆与植被恢复,保护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三是积极探索弃渣综合利用路径,将弃渣用于路基填筑以及矿区修复、河道治理等工程,弃渣利用率近50%,实现“变废为宝”与生态保护的双向赋能。如今,随着高铁通车,沿线水土保持措施已初步发挥效益,黑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长白山区域生态风貌得以存续。
下一步,松辽委将继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为根本遵循,进一步强化部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在严格执法中优化服务,在守护生态中助力发展,持续守护松辽流域绿水青山,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绿色动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