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松辽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
当前日期:
专题报道

礼赞卌载风华 续写松辽新篇——写在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成立40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22-09-11 17:25:45 来源:松辽水利网

松花江江水清,浪水叠锦绣毂明;辽河亘千古,西从桑乾来。

松花江、辽河两畔,依水而居的人民洋溢着幸福喜悦,伴水而昌的经济焕发着勃勃生机,傍水而兴的文明福泽着东北大地……

这一切都离不开40年前的一个重大“决定”。

198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松辽委”)在吉林省长春市成立,成为松辽流域的“代言人”,开启了松辽流域开发治理与管理保护的新纪元。

40年来,松辽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实践,深入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充分发挥流域治理管理主力军作用,牢牢把握流域性这一江河湖泊最根本、最鲜明的特性,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一幅松辽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徐徐铺展。

坚持科学防控 护佑民生福祉 

坚决守住水旱灾害防御“生命线”

松辽流域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是洪旱灾害多发地区。

40年来,松辽委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思想为指导,奋力守护流域江河安澜。

强化骨干工程建设,防洪工程体系日臻完善。立足流域整体布局,统筹流域区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防洪需求,推动建成尼尔基、石佛寺等骨干工程,月亮泡、胖头泡蓄滞洪区,以及三江治理、辽河干流提升工程等堤防治理工程,流域基本形成了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相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蓄水工程防洪库容达189亿立方米,大江大河干流堤防长度4300余公里,哈尔滨等重点城市防洪能力基本达到100至300年一遇标准,整体上可抵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

强化“四预”措施,决策支撑基础不断夯实。1986年、2002年和2011年,国务院先后批准成立了松辽委防汛抗旱办公室、松花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辽河流域防汛抗旱协调领导小组,实现了流域防汛抗旱工作统一指挥、民主决策、科学调度。与此同时,制定重要江河以及骨干水库洪水预报、调度、防御等方案预案130余个,建成水雨情报汛站1.2万余处、水文测站1.57万余处,开发使用的“智慧防汛”系统,为流域防汛指挥决策和工程调度提供支撑。

强化流域“一盘棋”,水旱灾害防御应对能力持续提升。立足于防范水旱灾害“黑天鹅”和“灰犀牛”突发事件,以“超标洪水、库坝安全、山洪灾害”三大风险防御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各项防御措施。把握洪水发生和演进规律,不断提高预测预报精度,科学精细调度尼尔基、丰满、白山和察尔森等“重器”水库。及时派出工作组、专家组、技术组指导地方开展抢险救灾、应急调度和险情处置等工作。多年来,与流域各省(自治区)齐心协力,成功战胜了1995年、1998年、2010年、2013年特大洪水,有效应对了1994年和2009年严重旱情,有力保障了流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精打细算用水 落实“四水四定”原则 

走出水资源管理“新路径”

松辽流域属北方缺水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40年来,松辽委着力优化水资源管理,建设“骨干动脉”、织密“毛细血管”,“北水南调、东水西引”的水资源配置格局逐步形成,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坚持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加强。根据流域水资源分布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充分发挥水资源要素配置的先导作用,推动建成哈达山、大伙房输水等一批骨干工程,形成了由3900余座水库、10余座大型引调水工程组成的水资源调控体系,流域年供水能力超700亿立方米,用源头活水增进人民福祉。同时,按照国家水网总体布局,着力构建互联互通、联调联控的流域水网,全力做好“纲、目、结”的文章,努力为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充沛的“水动能”。

坚持以水定需,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充分发挥。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围绕“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积极推动构建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的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完成了17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在流域层面已初步落地和实施。积极推进江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印发实施松花江干流等12条河流调度方案,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体系逐步形成。统筹严格取水、规范取水、监管取水,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以水资源要素的刚性约束倒逼区域经济优化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坚持全面节水,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严格监管、系统评估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用水定额编制、执行情况,流域节水标准体系更加健全。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流域10个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城市、131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以及千余个节水示范区、示范载体效应逐步显现。推动各省(自治区)建立涉及农林、采矿等50多个行业的用水定额指标体系,切实发挥用水定额对各行业的约束和导向作用。大力支持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和高效节水灌溉、灌区节水改造,发展节水灌溉农业8100余万亩,聚焦农业节水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推动在赤峰建立农业节水示范区,努力在农业节水方面实现突破。

秉持保护优先  促进人水和谐 

擦亮绿色健康发展“新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松辽大地的金山银山。

40年来,松辽委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提升流域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着力满足流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良好水环境、水生态的迫切需求。

注重治理保护,河湖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能力逐步提升。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河流基本功能保护并重的原则,印发实施18条主要跨省江河生态流量保障方案,生态流量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多次向扎龙、向海湿地实施应急补水,河湖湿地水生态状况持续向好。深入落实西辽河“量水而行”,断流20年的西辽河干流实现生态下泄,流域生态效益初步显现。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为重点,完善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治理与保护方案,努力恢复地下水采补平衡。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0%以上。深化联合水污染治理,建立跨省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作机制,推动形成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强大合力。

强化空间管控,流域河湖面貌持续改善。强化流域河湖长制统筹协调,促进全面建立河湖长组织体系,与流域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立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地方清理整治。持续夯实河湖管理基础,指导流域各省(自治区)全面完成河湖管理范围划界,组织编制的岸线利用和河道采砂规划印发实施,为有效加强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提供有力的规划依据,让越来越多的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守护黑土资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科学推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突出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制订《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标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规划》等多项标准和规划,成为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依据。推动实施坡耕地、侵蚀沟等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累计治理水土流失20余万平方公里,治理侵蚀沟近2000条。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持续开展88.77万平方千米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人为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与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结果相比,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幅达15.41%,有效保护了珍贵的黑土资源。

坚持建管并重 补齐补强短板 

稳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压舱石”

建设具有支撑带动作用、利于长远发展的民生水利工程,是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40年来,松辽委立足流域整体,以提升流域洪水调蓄、水资源统筹调配、战略储备能力为目标,扎实做好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一项项保安澜、惠民生的水利工程成为流域人民兴水利、除水患的鲜活注解。

科学谋划,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深度参与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组织建成嫩江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嫩江右岸省界堤防工程和亚行贷款松花江洪水管理项目。推动完善流域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积极推进引绰济辽、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关门嘴子水库等流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强化前期工作技术审查审核,在严把技术关口的基础上,做到超前介入,缩短行政审批时限,高效办理规划同意书审核、取水许可审批等开工要件,从流域层面促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档升级。

强化监管,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积极推动建立松辽流域水利监督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流域“一盘棋”的监督理念。全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分片包干联系和监督检查,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暗访、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靶向核查,着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助力脱贫攻坚。强化小型水库、病险水库、水闸、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水电、山洪灾害防御等监督检查,确保水利工程发挥最大综合效益。在开展督查的同时,高度重视对督查发现问题的有效解决,与地方相关部门共同厘清责任主体、划清责任边界、明确整改措施,合力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落实。

夯实基础,委属基础设施保障作用充分发挥。立足于强化流域治理管理能力,完善委属基建项目管理机制,持续加强项目建设监管,高质量完成办公基础设施、水政监察、水文水资源、水利信息化等项目建设,全委职工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水利信息化网络建设及安全防护能力有效提升,水政执法码头、水政监察船等水政执法设施基本完备,水文站网及监测体系不断完善,水文水资源管理能力大幅增强。

立足流域整体 强化统一治理 

吹响依法治水科技兴水“冲锋号”

依法治水和科技兴水是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40年来,松辽委立足流域、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切实加强流域综合管理,水利公共服务能力和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强化顶层设计,水利规划体系逐步完善。从20世纪50年代编制《辽河流域规划要点》和《松花江流域规划初步报告》开始,松辽委先后在20世纪80年代和本世纪初,组织开展了两轮流域综合规划编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水问题科学谋划流域发展总体格局,在综合规划的引领下,开展防洪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安全保障规划等专业专项规划编制,逐步形成了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长远规划与阶段规划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流域水利规划体系,170余项规划成果凝聚了我们汇集新理念、顺应新要求、擘画新路径的智慧和力量。

坚持多措并举,依法治水管水能力显著提升。相继出台近30件流域性行政规范性文件,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的事权关系逐步明晰,为规范流域水事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审批各类行政许可1000余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规范涉水行为。全面实施119条省际河流水事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组织开展执法检查行动,查处水事违法案件60余起,妥善处理了老哈河、老虎山河、二龙涛河等20余件水事纠纷,切实维护流域水事秩序。

强化科技保障,创新发展强劲动力不断激发。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科研攻关,与水利系统科研、技术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余项科研成果分获国家、水利部和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推广了冬季测量辅助设备——组合式自动清凌钻冰一体机等先进实用科技成果。全力提升以智慧水利建设为核心的信息获取和模拟演练能力,积极推进数字孪生尼尔基工程和数字孪生嫩江先行先试项目建设,强化智慧水利、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协同联动,努力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加强党的领导 筑牢廉洁防线 

拧紧全面从严治党“总开关”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流域管理工作的重要政治保障。

40年来,松辽委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推进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举旗铸魂,政治引领坚强有力。锚定强化政治理论武装首要任务,系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完善常态化学习机制,确保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强基固本,组织建设抓紧抓实。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构建了委党组统一领导、机关党委综合协调、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大党建工作格局。切实加强党组织制度建设,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夯实党建工作基础。高质量开展“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一体推进,相融共促。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组织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党建、团青工作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为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执纪反腐,建强队伍精准高效。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抓好“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始终紧绷反腐倡廉之弦。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综合运用“四种形态”,通过推动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等贯通融合,一体推进“三不腐”。做好水利部党组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推动委内巡察全覆盖,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站在新的起点,松辽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厚植为民情怀,在水利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全面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努力打造安澜松辽、生态松辽、水美松辽、幸福松辽,在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满帆起航,行稳致远。




友情链接: